网盘是什么|如何避免学习资料变成8秒视频? NAS 可能更适合你

说到人人又爱又恨的互联网服务,如果说微信是第二,那只有百度云盘敢认第一。 作为“老牌”互联网品牌之一,百度在敏锐地察觉到贴吧用户共享文件的需求后,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免费网盘产品。 短短一年时间,百度云用户规模突破1亿。 同时,百度云也在积极拓展业务覆盖面网盘是什么,力争覆盖更大的用户群体。 经过多年的持续经营,更名为百度网盘的百度云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网盘服务商之一。

不过,在百度网盘发展的同时,百度网盘的一些举动也引起了用户的不满。 2016年,百度云推出超级会员服务,只有超级会员才能享受百度云的加速福利。 同年,百度云宣布停止旧客户端服务。 用户需要使用最新的客户端才能正常使用百度网盘。

2019年,百度网盘推出用户激励计划,旨在利用用户闲置的网络资源,加​​速网络下载。 使用P2P技术加速下载确实可以为用户带来加速效果。 但问题是,P2P下载技术不仅占用用户的网络资源,而且对用户的信息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此外,此选项默认设置为启用。 用户激励计划一经公布,就引发了争议。 当百度宣布停止用户激励计划时,争议才告一段落。

虽然百度云长期以来一直为用户提供免费网盘服务网盘是什么,但仍有部分网盘用户转而使用其他网盘。 其他认为“与其求人不如靠自己”的用户将目光投向了NAS,这也引出了原先的疑问:“百度网盘这么便宜,为什么还有人自建NAS”?

NAS和网盘最大的区别

网盘是什么|如何避免学习资料变成8秒视频?  NAS 可能更适合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NAS。 NAS的全称是 (网络附加存储),本质上是通过网络访问的硬盘。 从这个角度来看,NAS确实是一种网盘。 但与百度网盘等网盘服务商不同的是,NAS中的N(, )并不一定一定是公网或。 即使在完全内网访问的环境中,NAS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比如:百度网盘之类的网盘服务,就好像你把数据存到别人的服务器里一样。 虽然数据还是你的,但是因为你上传和下载需要使用服务商的网络带宽,也就是说,你是在使用百度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说服务商有权限制你的上传和下载行为的速度,甚至要求你为一些“增值服务”付费。

其次,您上传至网盘提供商的数据只是一份副本,根据相关协议,服务提供商有权对您的数据进行“处理”。 用 8 秒的教育视频替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没错,你不能在本机上移动网盘中存储的数据,但是你存储在网盘中的数据不是由用户来决定的。

NAS本质上是对数据的绝对掌握

归根结底,有些人之所以选择在网盘时代自建NAS,其实是对自身数字资产的重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在线歌单变灰”的经历。 在流媒体时代,我们购买的不再是歌曲或电影的“产权”,而是“使用权”。 即使你已经为专辑或电视剧付费了,只要版权方下单,播放不了也是分分钟的事。

网盘是什么|如何避免学习资料变成8秒视频?  NAS 可能更适合你

NAS作为本地硬盘的延伸,没有这种“版权党”的后顾之忧。 本质上,NAS和你电脑里的硬盘没什么区别,只不过NAS是通过PCIe、SATA或者USB访问的,而NAS是通过网线访问的。

“管理自己的数据”的特性也让NAS适用于很多对数据敏感的行业。 比如一些影音工作室会搭建内网NAS或者内网文件管理服务器,这样内网设备就可以方便的访问这些内部机密数据。 但由于内外网隔离,这些机密数据只能从内网访问,以保证数据安全。

即使你想通过外部网络访问数据,NAS也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让你在无法连接到内部网络的情况下访问NAS。 虽然连接到外网的NAS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数据安全风险,但由于NAS和内部数据仍然是你自己的数字财产,即使你把自己的学习资料塞进NAS,也不用担心某些数据安全风险。 一晚上,它们都变成了健康的教学视频。

NAS的未来发展

虽然现阶段一般用户对NAS的认可度不高,但从长远来看,NAS可能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5G时代,运营商喜欢将远程医疗、远程驾驶、5G云游戏等场景作为噱头。 但考虑到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通信能力和光纤传输固有的时延,这种需要双向数据通信的场景即使在6G时代也很难实现。 不一定有登陆的那一天。 但如果只是纯粹的数据访问,那么NAS可以说是更适合。

网盘是什么|如何避免学习资料变成8秒视频?  NAS 可能更适合你

作为边缘网络存储的代表,连接外网的NAS可以作为家庭下载、存储和娱乐中心。 只要在手机上点一下,NAS就可以在后台自动下载电影,手机和电脑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访问NAS中存储的视频。 这样的设置显然更符合未来“云终端”和“瘦终端”的概念。 云终端不一定非要是把所有的计算都放在云端进行处理的设备。 对于视频播放、文件编辑等轻应用,云端数据本地操作显然是一种更合理的实现方式。

总结

虽然我觉得每个网盘用户家里都应该有一台NAS,但不得不承认,虽然消费级NAS很常见,但是对于一个电脑基础为零,只用过手机云存储的普通用户来说,NAS仍然是有一定的入门成本。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好用NAS的空缺,意味着市场给NAS品牌留下了切入的机会。 谁能拿出更易用的NAS产品,谁就有能力赢得消费级NAS的巨大市场。

随着微信等小而美的APP占据越来越多的手机空间,移动设备的存储压力成为瓶颈。 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用户宁愿购买512GB甚至1TB的手机也不愿使用网盘服务。 这一方面是用户对网盘服务不信任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用户对自身数据重视程度的表现。

如果未来的手机品牌能与NAS合作,让用户自己保存重要数据,相信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花一个小时传输微信数据,64GB手机也有机会问世的河流和湖泊。 溢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