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区残疾人护理补贴,新都区一级残疾人补贴政策

人民网成都11月22日电(朱虹)今天,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本轮市新都区疫情高发,部分传染源不明,传播链不清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 近期新病例主要集中在新繁街道、大丰街道、斑竹园街道,后续相关病例可能引起当地复发。 会上,新都区政府副区长胡蓝介绍了新都区疫情最新情况和重点管理区域居民生活、就医、物资等保障措施。

胡青表示,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新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转为紧急情况,在市级有关部门、兄弟区(市)县大力支持下,新都区严格落实“快速排放、快速跟踪、快速管理、快速检测”要求,第一时间快速排查,严格执行累计4139条密切管控的“二十条”和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科学评估,划定高风险区18个,落实“踏足外出、上门服务”管控措施。

昨天,新都区对主城区和5个有病例的城镇(街道)进行了扩面核酸检测,共设采样点423个,采样站1207个,共采样99.4万余人。 全区共核酸检测127.8万人次。 今天,根据新都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判,对扩散风险加大的新繁街道、大丰街道、斑竹园街道实施临时管理,居民5天检查5次,以上地区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暂停托幼机构在校管理。

针对高危区重点人群、关键环节,新城市组织3000多名机关干部协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采取“四个一”措施及时解决居民生活保障、就医买药、心理咨询等需求,提供小风险管控服务

一个是组成特别班。 在确定高风险区域后,社区疫情防控小组按照“组织扁平化、运行高效化”的要求,会同相关区级部门成立区域封闭管理临时党支部,组建群众服务团队专案组,组成居民需求采集处理团队、生活物资供应团队、志愿者

二是开通专线。 聚焦紧急情况的信息快速直达,结合“扫楼”数据,以栋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每群配备“党员小新”在线志愿者,发布重要信息,关注居民情绪。 同时打印居民服务卡,公开大楼员工联系电话和24小时电话,快速沟通内外全时沟通联系方式。

三是建立平台。 新城开发的“一卡通”智能应用场景适用于风险圈管理服务,集成“信息采集、需求报告、健康打卡、志愿者报名”四大功能,利用数字化管理有效隔离传染源,提高防控效率截至目前,“一码通”已服务新都区8.6万个风险圈居民,处理居民诉求约3千人。 同时,开展居家运动、绘画课等线上活动。

四是优化流程。 建立群众需求“归集、台账管理、分类解决”流程机制,明确“应急响应,一般需求1小时内解决,特殊问题报指挥部研判后处理”的工作标准,专人负责群众服务台账的收集编制,解决群众需求建立独居老人、老年老人、残疾人、孕产妇女等特殊群体的“点对点”服务。

下一步,新城区将继续严格落实“二十条”和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巩固“四方责任”,加强高风险地区群体特别是特殊人群服务,快速排查、快速化解,尽快遏制疫情蔓延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