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许多防疫措施的放宽,民众的心理也在准备感染,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 国家保护国民三年,等待病毒变异为毒性较弱的奥密克戎,动态清除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确实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从当前形势看,国内各省每天发布的疫情数据可能不那么准确及时。 由于提倡“不必要的核酸”,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无法立即筛查。 平派欢呼,说奥密克戎的毒性比不上流感,完全不用防护,真的是这样吗?
:用数据说话。 看看日本、美国和台湾省的最新疫情数据。 台湾省最近公布的数据是12月7日,新确诊15283例,新死亡37例。 从趋势看,台湾省每日确诊基本在1~2万例之间,每日死亡20~40例之间。
从日本的数据来看,日本12月7日新增149383例,新增211例死亡。 日本累计死亡50819例,其实日本和台湾的形势比较相似,都是在奥密克戎占主流的情况下开放的,所以死亡人数基本上可以说是由奥密克戎病毒引起的。
从美国数据来看,美国最新公布数据为新56549例,新死亡804例,美国情况略有不同,德尔塔毒株占主流时死亡人数较多,但目前奥密克戎占主流时,美国单日死亡880例
广州迄今公布的数据显示感染16万例,重症只有4例,无死亡。 这表明奥密克戎的毒性确实很弱,但使很多人瘫痪,认为对奥密克戎没有威胁,其实这显然是错误的。 处理奥密克戎,既要避免恐惧心理,也要有预防意识。 说没有任何威胁的人,问问国内的奥密克戎和美国、日本的区别吧。 我们的体质比美国人好吗?
答案显然都不是,广州年轻人较多,且早期感染阳性患者获得及时、充分的医疗服务,随着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医疗资源面临挑战。 国内即将迎来春运高峰,落地检查的取消加大了农村地区的防疫压力。
国家开放是大势所趋。 病毒似乎不会自行消失,所以我们只能接受与病毒共存,但欢呼的人们,合适吗? 总之,接下来将迎来感染高峰,对医疗资源、生产生活的顺序带来巨大冲击。 我只希望这个“阵痛期”快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