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常识(89)|多国发现猴痘病毒,猴痘怎么来的?和天花、水痘有什么区别?

cb8065380cd79123a7da3e7a98243f88b2b780a4.jpeg@f_auto?token=bb47823c5b30f3c4496e400f158d7708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5月16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布猴痘病例信息,包括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比利时在内的国家陆续报告猴痘确诊和疑似病例超过百例。 过去比较罕见的疾病不同寻常地集中暴发,各国纷纷进行了调查。

猴痘病毒源头

1958年,猴痘首次在饲养用于研究的群落中发现,但最初的人类传染病于1970年被记录在案。 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尽管“疑似非洲啮齿动物”,猴痘病毒的主要携带者仍未明确。 根据该机构的数据,在40年没有报告新病例后,猴痘于2017年在尼日利亚复发。 自那以来,尼日利亚报告了450多例病例,至少8例已知的海外感染病例。

2003年猴痘首次出现非非洲感染。 美国35例猴痘病例确诊,多有疑似。 病毒来自宠物老鼠。 这些老鼠曾经和来自非洲的老鼠在同一个临时动物配送中心。 我第一次知道了不仅是猴子,其他的动物也可以成为宿主。

感染猴痘的症状

猴痘是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猴痘病毒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潜伏期可达5至21天。

人感染猴痘的初发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

通常在发热后1至3天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并从脸部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皮疹从最初的扁平斑状丘疹发展到充满液体的小水泡、脓疱,约10天后结痂,约3周后结痂完全消失。 出皮疹时,患者有传染性。 皮疹通常从脸上开始,蔓延到全身,最多的是手掌和脚掌。 可能会很痒。 慢慢地痂就会脱落。

该病的症状通常持续2至4周,大多数感染者在几周内就会康复,但也有部分感染者会患上重病。

猴痘的危险性

和新型冠状病毒一样,猴痘病毒也有不同的变异毒株。 目前存在两种变异毒株,西非株致病力弱,死亡率在1%左右,而中非株致病力强,死亡率接近10%。 目前英国只发现了西非分支的毒株,其他地方的病毒测序信息还是未知数。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感染猴痘的儿童比成人更容易重症。 怀孕期间感染的话,也有可能引起包括胎儿在内的并发症。

但是,与病死率相比,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伤害可能来自视觉——这种疾病。 最明显的特点是出现非常可怕的皮疹,但密集恐惧症患者几乎不能接受这种视觉效果,一旦生病,心理会受到很大影响。

猴痘病毒的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猴痘可以通过接触他人吐出的大液滴、接触感染的皮肤病变或接触污染物质传播。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认为,人类感染主要由大的呼吸道飞沫引起,这些飞沫的感染一般在几英尺以下,因此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猴痘病毒通常难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英国人面临的感染风险“仍然很低”。

痘痘还可以通过人体之间的密切接触和接触感染者使用的衣服、毛巾和床上用品传播。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猴痘不被认为是性传播,但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染。

在西非和中非的部分地区,受感染的野生动物也可能感染。 被感染的动物咬伤,或者接触了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水泡、血痂的人,都有可能感染该病毒。 此外,猴痘也可能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传播。

猴痘、牛痘、天花、水痘的区别

从名字上看,好像和猴痘和已经消失的天花很像,但实际上他们也属于“正痘病毒属”。

历史学家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族灭绝事件不是用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 在人类历史上,天花、黑死病、霍乱等瘟疫留下了惊人的死亡人数。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存在了几千年,通过接种天花防疫,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正式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于人类的传染病。

水痘和猴痘、天花是本质上不同的病毒,所以得过水痘或者接种过水痘疫苗,对预防猴痘和天花意义不大。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发生于1年4月,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任何年龄的人均可感染,但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较多。

水痘是一种急症,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与天花类疾病有一定的相似症状,但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预防水痘的最佳途径是接种水痘减毒灭活疫苗,主要接种对象为12月龄以上水痘易感人群。

天花的流行仍然得到控制,不需要接种天花疫苗

首先,猴痘病毒的传播特性限制了猴痘病毒的大范围传播。 此外,天花病毒家族都不是快速变异的病毒,猴痘的基因组复制往往不会快速变异,因此不必担心猴痘的变异问题。

目前,各国已经拉响警报,采取了有力的控制措施。 虽然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感染病例,但总体上病毒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并未引起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流行,此次猴痘病毒疫情是可控的。

由于天花病毒的逐步消灭,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停止接种天花,未接种过天花的一代人对天花病毒科病毒无免疫力。

我国最早的预防天花的方法是接种减毒的天花病毒,虽然减毒了,但病毒仍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这种天花接种方法经过许多国家到达西欧,被皇室接受,18世纪英国广泛实施了接种天花免疫制度。 随后,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感染天花病毒的人将不再患天花,他建议种植天花以预防天花。 天花接种疫苗法最终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天花病毒成为人类首个完全在野外消灭的病毒。

种牛痘不仅能获得牛痘病毒,还能同时获得对其他牛痘病毒的免疫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叶盛表示,天花传播受限,目前不需要接种天花疫苗,但我国有接种天花的疫苗技术储备,需要时可以恢复天花疫苗生产,采用天花接种技术

https://www.xlinz.com/wp-content/uploads/2022/12/20221230032021-63ae58f525bb1.png@f_auto?token=dd93476e67785c2f0665c6dfba9ef46b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科普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网等综合

编辑:范家乐

责任编辑:王布米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