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伙伴都在问关于国语常识知识大全的问题。 今天,本网站编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国语常识知识大全的问题。 我希望能帮到你。
语文小常识有哪些
中国语文常识总结
目录
一、常见借词二、作者作品三、中国文学之最四、文化常识五、诗词与人六、一言评书七、人的称谓八、谦称九、敬称十、特别称呼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十二、地理部分十三、天文部分
一.常见借词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徒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5、同窗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11、手足)兄弟12、汗青)简历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21、书简、简、笺、鸿雁、钞捆:书简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人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3、亲子三语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话语:苏轼、辛弃疾,同时“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李杜先生:李商隐,杜牧。
六、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称“孔圣人”,孟子称“亚圣”,两人称“孔孟”。 8、苏轼对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史”。 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 《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
10、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史记》 (又称《太史公书》 ),作者是汉朝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绝唱,无韵《离骚》”,12本纪,30世家
11、“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聊斋志异》。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诗经》是中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叙述,《异》是怪事。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谡、赵孟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袴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陶潜(陶潜),“为五斗米不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普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1 .第一首诗总集《西游记》; 2 .第一位爱国诗人是屈原3 .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 .最早最优秀的边塞诗人是盛唐高适和岑参; 5 .古代最优秀的豪放派语系是北宋的苏轼; 6 .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7 .古代最著名的爱语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杜甫; 10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陆游;
11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三国演义》; 12 .古代最有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水浒传》;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13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红楼梦》; 14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儒林外史》; 15 .古代最好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聊斋志异》; 16 .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论语》; 17 .古代最早的语录散文是《左传》;
18 .熟悉古代第一篇文章的编年体史书为《史记》; 19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为《陋室铭》;
20 .古代最优秀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子夜》; 21 .当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 .现代最好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呐喊》; 23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红楼梦》。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经典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4、“四大民间传说”: 《孟姜女》、《白蛇传》、《天净沙秋思》、《红楼梦》、《石头记》。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齐名“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枕中记》,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十年一读,五次增删”,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报任少卿书》 (又称《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 ),它问世后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这本书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遇到苦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 33、354、十五、六岁)人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 20岁。 还有立: 30岁。 不惑: 40岁。 知天命: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 70岁。 耕耋: 80岁,90岁。 期颐: 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自由升降
1、转任:转任、转任,一般指晋升; 左迁是左迁的工作。 2、诋毁:降级和远程调解。 3、拜:授官。 4、授权:授职。 5、擢升(选拔、提拔)。 6、(除外)免职新职。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7、罢免、停职。 8、免:免官职。
9、退位:也用于退位、降职、剥夺王位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个方向。 8、中国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称,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筑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部、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开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10、中国部分城市的别称。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荧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3354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七星,又称北斗七星,北空呈斗形(勺形)排列的七颗明星、北极星、北空标志。
2、闰年是指旧历的年份为4或100 (元号的00除以100 ),可以被整除的年份为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两三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五日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5、纪年法。 (1)纪年法。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生肖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不包括10 ) 4、5、6、7、8、9 .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12 ) 4、5、6、7、8、9 .10、11、0、1、2、3 )将公元年代除以10、馀数
例如,1919年,旧历年号,天干计算时,1919年除以10,馀数为1,表“1”为“辛”; 地支计算,1919年除以12,馀数为3,表“3”为“亥”,则1919年是“辛亥”年,所以“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一般,略)。 7、纪日法。
初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八、纪时法。 日出5-7餐时7-9角中9-11日间11-13日时13-15
郭致星教授整理精选
暻时15-17日17-19黄昏19-21人决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5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这次总结了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点,请参考。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 :标题
1、第一人称:吾余我
2、小学生、小人(自己的谦称) ) ) )。
3、臣(官吏对皇帝的谦称)。
4、奴隶(清朝人对自己的谦称) )
5、奴隶(女性对自己的谦称) )。
6、谦称:
自称(愚、贱、敞、卑、盗、臣、我帝王自称)孤、寡、不谷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其他)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7、第二个人说:“汝,汝等
8、阁下(对他人的尊称)
9、老师(对男性的尊称)。
10、勋爵(对他人的尊称)
11、敬称:
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
天子“殿下”
将军“麾下”
称呼对方或对方的亲属:有令、尊、贤、仁。
12、令,美丽的意思,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你的父亲(对方的父亲)、你的母亲)、令阁() ) )的妻子)、令哥)、你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13、尊,用于称呼对方相关的人或物。 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都尊对方父亲)、尊堂)、尊对方母亲)、尊亲戚(、尊车)、尊对方)、尊生命)、尊对方吩咐
14、用于称呼贤、前辈或后辈。 贤家(叫对方)、贤郎(叫对方的儿子)、贤弟(叫对方的弟弟)。
15、表示仁、爱重,应用范围广。 前辈和朋友中比自己优秀的人叫仁兄,地位高的人叫仁公等等。
16、老年人称丈,丈人(后指丈人)又称“泰山”,丈母娘称丈母“泰水”。
在称呼上加上“先”,表示死了。
17、对长辈和前辈的称呼,有君、子、公、脚下、老师、大人等。
18、第三人称:之他她们她们
十九、社会亲戚关系
九代(玄祖曾祖父)父亲自己(孩子)孙子)曾孙玄孙
公:爷爷伯公(叔公)、爷爷伯公(叔公)、姨母公(叔公)、姻亲公
(父(父)伯)姨)继父(母(叔)姨)岳丈继母(姑)姨)舅庚(舅庚)继父)教师)太亲家了
平辈)兄弟姐妹夫妇姑姑弟媳(妹妹)姐姐(妹妹)丈夫(大伯子)小叔子)内弟领哥)老选)小姨子)姑姑)姑姑)表兄弟)小姨子)小叔子)小叔子)小叔子)小叔子)小叔子)小叔子)小姨子)小姨子(小姨子)小姨子)小姨子)同父(同父(同父(同父(同父(同学同学同学
儿子(儿子)媳妇儿女婿侄子侄子、侄子、侄子、l侄子、姑姑、学生
孙子(孙外甥、孙媳内侄、孙L外甥、孙婶婶、侄子、孙女婿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三字成语解释
安乐窝(统称安逸的住所)。 步其后尘(步其后尘,行走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身后追随、模仿。
东道主:原指东路的主人,被称为款待客人的主人。 恶作剧:捉弄人。
耳旁风(耳旁风)。 比喻即使听过也不在意的话。
黄檗梦(唐朝沈已济《紫薇花》记载,卢生在梦里享尽富贵荣华,直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熟,故称黄粱梦。 比喻幻想中诡诈的事和欲望的毁灭像梦一样。
九回肠)表示心中的忧郁、痛苦到了极限。 司马迁在《鹧鸪诗》中写道:“以肠一日九次,身在则忽而忘之。”
口头禅(原本指不懂佛教、禅理,只把禅家的陈词滥调作为对话资料使用。 指后来经常说出来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葫芦:难以猜测的谜题,不明确的事。 门外汉:指对某种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人。
迷魂汤:迷信的人是指在地狱中使灵魂失去本性的汤药。 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迷魂阵:骗人上当的圈套,是计谋的比喻。 马后炮:比喻事后采取措施。
马前卒(过去指在车马前为使役奔走的人,多被比喻为后来帮助过别人的人。
鸟兽散(人群像鸟兽一样被哄散。 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敲鼓:意思是从旁边插嘴。
煞风景(比喻伤害美丽的景色,破坏兴趣。 煞风景。 宋东坡诗《鸳鸯诗》云:“杀风景报新年,连江梦雨不知春。 " "
忘年会是指忘记了年龄的交友,也就是说与年龄和年龄不同的人交往的朋友。 无底洞(比喻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当然,据推测,应该这么做。 现在多是主观想象中那样想,是指与事实不符。
一溜烟地跑。 蜂窝)表示很多人吵吵嚷嚷地同时说话和行动。
目钉(用于比喻极端讨厌仇恨的人。 应声虫:根据声音对应的虫子。 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2 )诗人的别称
1、诗骨—陈子昂(诗意昂扬,风姿高亢,“汉魏风骨”大,人称“诗骨”。
2、诗杰—王勃(其诗流畅流畅,宏发浑厚,别具一格,有“诗杰”之称
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其诗豪放大方,故有“诗狂”之称。
4、诗家天子七绚圣手- -王昌龄,因其七绚所写《深仇大恨,音旨微漠》,被列为“诗家天子”。
5、诗仙- -李白:诗歌想象力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优美,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 -杜甫:其诗与时事紧密相连,思想深刻。 境界广阔,人称“诗圣”。
7、诗囚- -孟郊:作诗苦心孤诣,经营惨淡,无人问津,素有“诗囚”之称。
8、诗奴- -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刻意苦吟,称之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一首沉稳凝练的诗,格调高亢自然,白居易给他“诗豪”的美称。
10、诗佛- -王维:这个称谓既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含义,也有王维的宗教倾向,体现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三.名人成语
一、下面的人名分别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陈残云(风卷残云)、王任重(任远)、刘海粟(沧海一粟) ) ) )。
丁慧中(秀外慧中)甘如饴(甘如饴)、焦若愚(大智若愚) )。
二、你知道下一个惯用语是什么吗?
1、在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形容为“主心骨”2,机智的人形容为“智多星”
3、(牛郎) 4、将下公堂楼梯受审的囚犯比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一毛不拔的人比喻成(公鸡) 6、混淆噩耗、不明事理的人比喻成(笨蛋)
7、把不懂世故的人比作(老油条) 8、(门外汉)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
9、把技艺笨拙、善于应付的人比喻成(三足猫)
三、下一首联各咏是谁?
1、父子三语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 ) )。
2、豪压群雄,力士脱鞋,贵妃可持砚; 仙人不参军俊逸,开政府清新。 (李白) )。
3、玉帐深夜悲骏马,楚歌催四方红妆。 (项羽) )。
4、四面湖山重归眼底,万家忧乐。 (范仲淹) ) )。
11、诗魔- -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 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疯又牵着诗魔的头发,白天悲吟至日西。 ”。 糟糕的诵读和书写,已经到了舌头肿胀、手指发软的地步。 所以被称为“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所有诗作的十分之七八,被誉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藻,善于运用想象力,用神话传说营造出灿烂鲜明的形象,故有“诗鬼”之称。
14、杜紫薇- -杜牧( 0755-79000吟咏物抒情,曾借花之誉,称“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考试,八叉手就八韵,叫他“温八叉”。
16、郑鹬—郑谷( 0755-79000 )因其名曰“郑鹬”。
17、崔鸳鸯—崔珏)赋0755-79000,独特,有“崔鸳鸯”之称。
18、诗之神- -苏轼:苏轼的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独树一帜,被誉为诗之神。
衡山居士—文征明; 清真居士- -周邦彦; 六一居士—欧阳修; 清莲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 -苏轼; 四明迷—贺知章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记忆口语、书面语两种语言类型。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斥。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烘托气氛。 社会描写—说明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依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达小说主题思想来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文结构的三个部分:问题提出(引论)、问题分析(本文)、问题解决(结论)。
三种描述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洁、连贯、得体。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文学类型。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比较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的四个部分:开始、发展、高潮、结局。
叙述的四个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表皮肉或否定表特定称呼表强调或强调指出
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辩论五种表现。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话表音中断,继续表话题转换表意递归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比喻、比较、排列数字、分类、定义。
6种逻辑顺序:总分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慨括具体部分整体主要次要
陈述句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肖像画、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人物描写方法。
六种病句类型:成分缺失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前后矛盾语序不当误用虚词(前置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的内容被省略表的语言断断续续表的白话说不完表的情绪矛盾表的思维跳跃表的思索在进行
象征、对比、衬托、照应、直接间接描写、克制六种常用写作技巧。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纠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平行复句转换复句条件复句递归复句选择因果复句假设复句
8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生动语言形象,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化- -以人写事物,生动语言形象。
夸张–为了强调某事物或强调某心情。 排比—增强语势,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言简意赅。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提问—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反问—起到强调作用,加强肯定(否定)的语气。
语文最快提高方法一、学好教科书知识
教科书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它。 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把作业做完,再自觉复习,成绩就能达到提高。 其实,这还不够。 学习最重要的阶段是预习。
这意味着,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必须先自己学习课文。 预习时,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积极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不懂的问题,并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学习和讨论。 教科书要反复读,直到把问题读透。
为了巩固知识,在课堂下练习会更加巩固知识。 这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大海,教科书中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波浪之一,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需要适当的课外阅读。 进入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就不能再读很多课时了,所以阅读的时候需要做出选择。 我们需要广泛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有条不紊地做笔记。
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积累更多的知识,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写文章。提高写作能力要一点点开始。 课外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细读文章,精彩的文章最好能背诵。 饿了的话,写不出好文章。
此外,观察生活,注意感悟生活,坚持写日记,有感而发地写随笔,是帮助作文的有效途径。 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希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下去,以日积月累之功取得水路形成的效果。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文章: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在中学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点
初中语文基本知识点归纳阅读
国语的学习方法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点现代文
初七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语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
总结了最初的语文重点知识
var _hmt=_hmt || []; ( function ( ) varhm=document.createelement ) )脚本); hm.src=&; #039; https://hm.Baidu.com/hm.js? 8a6b92 a 28ca 051 CD1a9 F6 bec A8 DCE 12e & amp; #039; vars=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 & amp; #039; 脚本和映射; #039; ) [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 ); () );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点教育课,其教学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作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我给你看几个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我希望能帮助大家。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一
四个常见的标点符号
1 .破折号作用:
表的说明表意递归; 表话题转换表音拉长; 表语音的大停顿或中断表词义的跳跃或转换; 表总结以上内容副标题前使用表项的列举分承。
2 .省略号的作用:
表引文或引文被省略; 表重复词的省略表列同类词和序数词的省略表静默或思维表语中断表语中断语未说完,语用意义不明确。
3 .使用省略号时请注意。
省略号表示“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以表示省略,两者可以一个,不能同时使用;
省略号后一般不使用圆点。
4 .冒号的作用:
用于“说”、“想”、“是”、“证明”、“发表”、“例如”、“如下”等词的后面,表示提取:
用于综述性词语的后面,表示会引起如下的解说。
用于称呼语后面,表示说:
用于总括性词语前,总结上述内容。
5 .引号作用:
表引用实际内容表示讽刺反语表特定称谓表强调。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二
1 .小说三要素:
a .人物b、情节c、环境
2 .论文三要素:
a、论点b、论据c、论证
3 .比喻三要素:
a、本体b、喻体c、喻体
4 .陈述句六要素(五W H ) :
什么时候when,哪里where,谁是who,为什么why,为什么how,为什么what
5 .律诗四条:
A、八句四联(首台首尾) )。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调
6 .五种表达方式:
a、叙述b、辩论c、抒情d、描述e、描写
7.6种解释性声明的解释方法:
a、例b、列数字c、比喻() ) ) )。
d、比较e、分类f、定义
8 .三种解释性声明的解释结构:
a、总分结构b、总分结构c、总分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步骤:
a、按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10 .两篇基本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观点— -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
11.6种论文论证方法:
a、示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归错法
12.8种主要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询问e、g,重复f,提问h、对偶
(简记是比喻骄傲,反对两反设) )。
13 .四种人物刻画方法: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
(简单来说,外语让人心动) )。
14.7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分为七类
a .并列短语
b .偏向正确的短语
c .主谓语句
d、动宾短语
e、添加短语
f、介绍词
g、的短语
根据词类分为三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15.6种句子成分:
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 .十二词类(性) :
a、名动型b、数量代c、副介连d、辅助模拟
17 .三种叙述方式(程序) :
a、顺叙b、倒叙c、插叙
18 .三个省略号的作用:
a、引文内容省略b,列举事项省略c,发言中断时间延长
19 .四种澜号的作用:
a、表说明前言b、表后句跳转转换
c、表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开始
20.4类引号的作用:
a、引用实际内容表b、讽刺反语c、特定称呼d、强调的表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三
写作知识要点
一、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解释、辩论
二、表达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悬念设置、前后呼应、欲先抑、以物为依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化、夸张、列队、对偶、引用、提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用、反语
四.陈述句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
五.叙述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刻画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表
八.画景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色的方法:
动静结合(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 )。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表(直接)、里(间接) )。
十一.叙述方式:
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个例子,举个数字,比方说,比较,定义,分类,解释,做个榜样,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始、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情节与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如下。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为以下几类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表里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反驳(可以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
二十一、论文文章结构:
总分、总分、总分; 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归式
二十二、引号作用:
引用; 强调; 特定标题; 否定、讽刺、反话
二十三、破折号的使用方法:
提示、评论、总结、递归、话题转换、插话
二十四、其他:
(一)某一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1 .句首:渲染开头的问题气氛(陈述句、小说),伏笔)记叙文、小说),悬疑)小说)设置,作为以下辅助垫。 总括理解以下句子;
2 .文中:承上启下; 总括理解以下句子; 总结上述内容;
3 .文末:点明中心(陈述句、小说); 主题深化(陈述句、小说); 照应开头(论文、陈述句、小说() ) ) ) )。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其自身的作用; 配合句子的上下文。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解答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性。
2 )排比)气势汹汹、语气强硬、一鼓作气等;
解答形式:强调了对象的特性
3 .提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解答形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 .对比……强调的……
5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解答:
在这类主题中,句子中往往会有使用比喻、对比、借用、象征等表达方法的词语和短语。 解答的时候,弄清楚它们所指的对象,然后沟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可以用另一个词替换一个词吗? 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这句话写得准确、生动、具体……
形容词:不行。 因为这句话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副词(像都一样,大部分只是非常等待) )不行。 这个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钟表的程度、钟表的限制、钟表的时间、钟表的范围等),所以一改就是…,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可以互换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而中,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不一致
2 .这个词与上述是一对一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归关系,环环相扣,不可交换。
(六)段意总结
1 .陈述句:明确回答“何时、何地、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明确回答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的说明内容(特征)
3 .讨论清楚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如何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点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四
修辞手法说明八种手法
一.比喻
1 .比喻的特点和作用:
比喻就是“比喻”。 也就是说,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主体(被比喻的东西)、喻词(喻词)、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乙双方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东西,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否则比喻就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让平淡生动起来。 变深远为浅显; 将抽象具体化; 使冗长而简洁。
2 .比喻种类:
明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词均出现,之间用喻词“似、似、似、似、似”等连接。
例如,收获的作物堆积成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小山。 ”
暗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词均出现,中间无喻词,常用“是”、“成”、“成”等连接。
例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代乙。 本体不出现,直截了当地陈述喻词。 但是,那和借用不同。 借用两种事物的联系点,取而代之地取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
例如,放下重担,开动机器。
博喻。 用几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相似点来比喻同一本个体。
例如,一层叶子中间点缀着零星的白花,袅袅地开放着,含羞地咚咚地开放着。 像珍珠粒,像碧天的星星,像刚洗完澡的美人。
二、模仿
1 .比较特点和作用:
要么把东西当作人来写,要么把人当作作物来写,要么把这个东西当作别的东西来写。 其形式特征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乙化”。 它的作用是使笔下的“人”和“物”色彩鲜艳,描绘形象,表达丰富。
2 .模仿种类:
拟人化。
例如,杜甫川唱着笑在柳林屋,红旗翩翩挥手。
仿真物。
例如,我们很诚实,有老板。 我们有勇气动刀。 老板必须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 .借阅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款费用不说出想直接表达的人和事物,而是用与之相关的东西代替。 我强调了两件东西的关联点。 其作用是:简代繁、实代虚、奇代凡、事代情。
2 .借用种类:
特点代替本体。
例如,胡子咆哮得很厉害。
具体世代的抽象。
例如,不拿一根针。
特殊的名字一般被称为。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上千万的雷锋。
人名代写。
例如,多读读鲁迅吧。
部分世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处写,月光如水照衣。
结果代原因。
如:专攻写作,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
例如,50年万事空,懒惰将白发对准青铜。
地名代替主体。
如:延安还是西安? 必须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 .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是为了追求某种表现效果,对本来的东西进行合情合理的有意的放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要失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不要自夸。 其作用在于活跃气氛,加强联想,给人以启示。
2 .夸张的几种形式:
放大夸张。
例如,三千尺笔直飞行,疑似银河坠落了九天。
减小夸张。
如:五岭细浪,乌蒙劲行泥丸。
先行夸张。
例如,看到这样青葱的麦苗,就闻到了白面馒头的香味。
五.对偶
1 .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是“对偶”,也称为“对战”。 必须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语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对。 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有承接、递归、因果、假设、条件等。 其作用是:易于吟诵,具有音乐之美; 表意凝练,抒情流畅。
2 .对偶的几种形式:
根据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刺。
正确:上下文意思相近、相近、互补、印证。
例如,天连五岭的银锹掉落,三河铁臂晃动。
反对:上下文意思相反,是相对的。 例如,宜将应奋勇追赶穷寇,不可沽名钓誉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含义有受、递归、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了牺牲很多志气,敢告诉日月新的一天。
根据形式可分为工对、宽对。
劳动对是指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照对战要求; 宽对,基本上是指满足对战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 也就是说,形式上的要求有点宽松。
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是无知的,蝴蝶雁也是无情的。 但是,他们对人类最公平、平等。 也就是说,高官不会成为高官而欢欣鼓舞,也不会为了山野捕鱼而不惜吝啬之彩。
六.排比
1 .排比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是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的组合。 经常被强调的同一个词,在各个短语和句子的同一位置反复出现。 其作用是增强语气,强调内容,加强感情。
2 .排比的几种形式:
成分配比。
例如,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的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失去了东三省也没有人发声。 党的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失去了东三省也只有几个学生提交了一些“上面的申文”,党的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得到了“友邦人”的赞扬,永远像“国家”。
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坚韧,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虚,他们的心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提问
提问的特征:“毫无疑问地提问”。 要知道就问,扪心自问,或者问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例如,白花含有什么色素? 白花没有任何色素。
另外,社会生产力得到如此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多听”,通过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提高表达效果。 文末一般会加上问号,也可以打上感叹号。
反问有两种形式: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以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
文章的主要表现方法五种
一.叙述
叙述是文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阐释。
1 .基于顺叙——小时发生先后顺序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型以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 )结束。
作用:有条理地描述。
2 .把倒叙——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会引起悬念,吸引读者。
3 .插叙(补叙是插叙的一种) ——对于全文来说,插叙只是一个片段,插叙结束后文章仍会回到对原事件的叙述。 这样的情节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会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删除这种情节会损害主体的深度,但不会明显影响主要故事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补叙作用:在上述内容中加入补充说明,以下做一些说明。
二.描写
描写是描写对象的情景、情态,向读者再现的表现。 它是陈述句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辩论、说明文中,有时也将其作为辅助手段。 描写手法常用,能传神传神、形象生动,使读者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般来说,描写有以下作用。
再现自然风景。 描写人物的外表和内在。 说明人物活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刻画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 等等。 具体回答的时候,要理解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心理等。
2、两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景,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感情和思想。 使人物的心情高涨,演出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阐释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营造氛围,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直接从正面表现人物、事物; 从侧面突出人物和事物。
4、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 还可以描摹人物的词形,获得特别的效果。
三.抒情
抒情是表达和表达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现方式,在一般文学作品和陈述句中也常被视为重要的辅助表现手段。
四.讨论
讨论是指作者对某个讨论对象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其作用是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论文中,它作为主要表现的一般陈述句、说明文和文学作品中,也往往作为辅助表现手段。
五.说明
说明是对事物的形式、性质、特征、成因、关系、效用等进行简单说明的表现。 这样解说的对象:
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实体物品
有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抽象道理。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六
1 .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动词晋军函陵(驻扎、驻扎)越国卑远(….为边邑)…为界) )郑人盟) (同盟) )宦士三百人,为吴(宦,帝王之隶)四方之人。 庙礼之(以礼相待)皆b )之)老臣病足)病)赵王子孙侯)封侯)质于齐)人质)木之以桑)植)五十者可以衣帛,但非王者)称王
)名词作为状语在晚上出现(晚上),在朝济,晚上版焉(早上、早上; 夕、夜(双方东封郑(东)必庙礼之)寺院朝服衣冠)朝)暮寝之)夜)能面刺寡人过也)日食无衰乎)每日)虫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事耶土,下饮黄泉,下心一也。 上,上; 往下,往下。 全部加上状语。 )
动词活用现在不能寡母。 才能。 那个继承人几乎没有。 (继承人。 (如果不quqin。 )……用阕子。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用尊。 (因为丈夫是这样,所以远方的人不服。 这是修文德以来的事。 使…来,使…归顺。 )来了,让它安全。 使…稳定下来。 )有人能帮寡人退吴。 (使“““退)形容词活用越国贱而远之。 遥远的国家。 (共消睡意。 缺少的东西。 即使累了也要等
。(物质匮乏的时候。)吊有忧,贺有喜。(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虽无四方之忧。(忧愁的事,指外患。)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羞恶之心。)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削弱。)然后卑事夫差。(降低身份)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羞辱,侮辱。)洁其居。美其服。(洁,使……洁;美,使….美。)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胜过。)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作动词。)五特殊句式⒈判断句①此寡人之罪也——这是我的过错。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几个人的过错。③是社稷之臣也。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⑤非我也,岁也。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ou使之然也。⑦南冥者,天池也。⑧《齐谐》者,志怪者也。
3.省略句①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②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③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省略介词“于”。)④不得见(太后)久矣(省略宾语。)⑤(老臣)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省略主语与兼语。)⑥(太后)不及今令(之)有功于国(省略主语与兼语。)⑦以(之)告(之)〔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⑧róu以(之)为轮。
4.倒装句⑴宾语前置①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于(在)赵托自(a.“以何”,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b.“自托”动宾短语宾语前置。)②何后之有?——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③未之有也——未有之也(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3)介词结构后置①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②且贰于楚—–于(对)楚贰③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④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昔者夫差于(在)诸侯之国耻吾君⑤乃号令三军曰—–乃于(向)三军号令曰⑥……贤于长安君——–于(比)长安君贤(胜过)⑦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以膏腴之地封之⑧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从)蓝取之,而于(比)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比)水寒
5.被动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固定句式: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推测,译为:该不会“““吧。)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要点汇总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中语文必修重点知识总结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0高中语文知识重点总结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2020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语文知识 点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 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 说明文 说明 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 总结 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 七种 短语 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 六种 句子 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 文章 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 成语 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 文化 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小学语文基本知识点常识
小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的知识点需要反复学习掌握。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生写作语文知识点(1)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以上就是关于语文常识知识大全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记得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