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转自:人民网
3月,暴发疫情对丰泽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泉州市领导带头指挥,深入一线,33名厅级和处级干部迅速赶赴丰泽重点封闭区、城中村、工业区,组建社区(小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任第一书记(指挥长),3000人
二十多天来,市直沈干部们在丰泽区防疫一线“带头、示范”,与时俱进、与疫竞争,披星戴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星夜凝聚火速应援
3月14日凌晨2时,泉州市委率先从市直机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法律界人士、人社局、林业局、总工会、妇联、团市委等10个单位中选派602名党员、干部担任先锋。 在此后的日子里,随着疫情的变化,更多的市直机关纷纷响应号召,星夜集结,支援丰泽区。
市委办沈滨海、湄美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24小时轮班维护,社区对封闭区域进行硬隔离,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流动、记录、录入,居民回来劝说、上门发改委组建疫情防控小组,下沉华大街华城社区,在社区建立“带队指导一线指挥,重点岗位24小时自动指导,突发情况应急5分钟”的防控指挥体系。 市法院组建抗疫突击队,设三队一队预备队,在东美社区和云山社区做好控制区的入口引导、生活物资的调入转运、核酸检测组织、隔离人员信息采集等工作。 市体育局首批抗疫先锋队接济丰泽街道迎津社区,由于任务紧、时间紧,许多同事来不及告知家属,不顾一切地投身抗疫“主战场”。 市检察院紧急派出100多名干警组成7支抗疫志愿者队伍,下沉丰泽街道源淮社区、北峰街道北峰社区、群石社区支援一线防控。 首批服务队在1小时内完成集结、动员、训练工作,赶赴受援社区,参与核酸检测、流向协调、管控、服务管理等工作……
除组织机构党员、干部主动下沉社区一线防控外,市直机关还按照各自职能呼吁社会力量防控疫情。 审计署第一时间发放《“汇聚审计力量、携手防控疫情”倡议书》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全市退役军人发出倡议书,组织5000多名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政策宣传、物资配送、老人陪护等工作。
宣传奋勇唱战歌
“结束核酸,马上回家,注意安全! ”“天顶雷公、地上仁凤,可以打起精神,杀死歪风! ”仁风社区各核酸检测采样点与“闽普”熟悉的乡音不间断交替循环播放。 泉州市委党员、干部结合社区实际,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制作双语广播,录制后流动播放,提醒居民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 市信访局下沉少林社区的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在社区居民小区门口、主要地区和显眼位置悬挂疫情宣传标语60余条,向社区居民发放疫情宣传标语《致少林社区广大居民的一封信》 500余份,利用“白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循环防疫知识市海洋渔业局在组团支援北峰街道13个社区抗疫工作的同时,组建防疫宣传摩托车队,穿梭于大街小巷,用普通话、闽南话轮播防疫知识。 “土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除了“土的方法”之外,还有“潮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市委编委制作了防疫宣传短片,在朋友圈和楼栋微信群里广泛发布。 市文旅局党员发挥专业特长,创作发布《防疫小贴士》视频等抗疫作品,通过“嘀嘀打车”号等新媒体进行在线展示播出,普及抗疫科学知识,增强抗疫信心。 “看动画片,听志愿者的广播,我觉得在新冠灾祸的现在,做好自我防卫是特别重要的。 ”仁风社区居民老苏说。
履行职责巩固堡垒
泉州市委组织部认真落实“早准严细”要求,把抗疫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战场,制定抗疫一线干部考察办法,提出“坚持五看五”考察标准,动员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4.3万人下沉抗疫线、冲锋在前、丰
市卫健委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组建党员先锋队32支队伍,设立党员先锋岗106处,1500多名党员奋勇担当,通宵达旦。 9个专项督查组赴各隔离点、核酸检测室、方舱医院、发热门诊等一线指导督查堵塞漏洞。 增派调流专业力量,深入开展精流调流跟踪工作。
市委、政府、法律委员会迅速组织2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抗疫小组赴胡克社区,协助做好人员信息登记采集、体温测量、健康码核查、现场秩序维护和物资保障等工作。 按照“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动员全市2.7万多名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迅速投入抗疫歼灭战,做好信息核查、政策宣传、网格管理、群众服务等工作
市公安局动员市局机关党员民警300人组成战时防疫党员突击队,设立临时党支部10个,支援丰泽区抗疫一线,全力做好基础信息核查、核酸采样点秩序维护和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安全保卫等联防管控任务。 同时融合公安丰泽分局“三公(工)一大”和协同机制工作专班全时实战运转,全力支持现场流动协调、风险排查、人员筛查等工作。 启动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一级响应,加强机关、车站、码头、医院、商场等重点、重点场所巡查,确保社会稳定。 24小时巡查监测网上信息,对通过微博、嘀嘀打车发布不实信息的网民进行调查、咨询。 加强港口、码头、海岸线巡逻防控,严防偷渡、盗猎海沙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住海上疫情“零进口”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