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与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株“赛跑”——北京本轮疫情五大焦点透视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题:与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赛跑”——北京本轮疫情五大焦点透视

新华社记者王明浩、乌梦达、侠克

11月中旬以来,北京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新增病例持续高位增长,社会面病例持续高位增长,确诊病例已逾万人。 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首都疫情防控正处于与时间竞争、与病毒竞争的关键时期。

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奥密克戎BF.7变异毒株是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 这种毒株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确诊患者的救治情况如何? 如何提高防疫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 市民的供给保障完善了吗? 面对变异毒株个人如何防护? 围绕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机构和专家。

焦点一:奥密克戎BF.7变异毒株传播有哪些显著特点?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免疫逃逸能力强是奥密克戎BF.7变异毒株传播的主要特征。

“目前北京流行的奥密克戎BF.7亚分枝,2日至3日将出现第二代病例。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彤介绍。

李彤曾表示,BF.7变异毒株的首要特征是免疫逃逸能力增强,接种疫苗的个体和过去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群体尽管携带抗体,但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其次潜伏期变短,传播速度加快,BF.7变异毒株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1天排毒,使感染者迅速增加。

病毒感染力、感染力更强,也给防医院内交差感染带来不少挑战。 北京地坛医院感管理处处长卢联介绍,医院制定了一系列院感防控制度,还配备了口罩气密性检测仪,以保障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的安全。

BF.7变异毒株与原始毒株相比,以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多见,少数人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极少数人可出现味觉、嗅觉减退等。 李彤表示,很多人感染后症状较轻,这反而会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的压力”。 部分患者认为是疲劳、感冒,不重视,继续参加社会活动,检测阳性时已引起传播。 因此,核酸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筛查环节,可以在症状出现前及时有效发现感染者,尽早切断传播链。

焦点二:确诊患者救治情况如何?

北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发生在工地、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形成了区域间的传播。 目前,全市确诊病例已逾万人,确诊病例、社会面病例数仍持续高位增长。 从统计上看,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较多。

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北京将开展分类救治、多学科会诊。 李彤此前介绍,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主要以健康监测为主,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逐渐出现相关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重症,需及时监测病情发展。

不可低估奥密克戎BF.7变异毒株对老年人的危害。 在本轮疫情中,老年人等脆弱群体的救治受到广泛关注。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陈志海介绍,从临床来看,老年人群免疫功能差,大多患有基础性疾病,感染BF.7变异毒株后基础性疾病较以往明显恶化。 北京佑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新冠病区主任李艳兵表示,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保证基础性疾病救治,保证患者多器官功能稳定。

北京还将结合不同人群特点,实施分类心理干预,确保未来健全分类救治体系,科学规划和准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等,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全力救治患者。

焦点三:如何提高防疫的科学性、有效性?

不断增加的病例,关键是提高防控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 北京倡导“发现、管理、服务好、指导”,不能“放任不管”,坚决防止简单化、“多层次编码”、“一刀切”等现象。

一些非常时期的措施如楼房关闭时间过长、关闭时间不透明,给人民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社会反响巨大。 对此,北京市明确严禁使用硬质围护封闭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诊疗、紧急疏散、救护、救援等特殊情况要有出行通道; 临时管理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的急诊人员允许家属自用汽车到指定医疗机构“点对点”就诊; 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出院(舱)人员返回园区的白名单上的紧急保障医务人员、保险提供者,允许持有通行证和24小时核酸阴性证书进出风险区域等。

28日,记者在西城区椿树园区看到,近日,在出现病例并被关闭的大楼门口,用于隔离的蓝色铁皮被替换成了可移动的黄色水马,方便了紧急情况下的移动。

朝阳区是北京本轮疫情的重点区域,副区长杨蓓蓓表示,符合解封条件的小区将立即解封。 对于疫情相关风险点,也坚持“早封早解”的要求,在完成径流调查、核酸检测、环境防治等措施后,及时解封,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王小娥介绍,目前,北京市保障儿童、孕产妇、长期透析患者、肿瘤、化疗患者、危重症患者等就医,及时响应和解决居民就医需求。 “医疗服务不中断、不延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 ”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市要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保障疫情处置及时、就诊等基本民生服务,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扶力度,及时解决实际困难

四、市民供应保障的梗阻点是否畅通?

由于疫情,菜篮子和物资的供应关系到千万市民。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表示,随着居家人数的持续增加,居民对生活物资在线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从每日订单来看,目前比疫情发生前平均每天300万件增加10%至20%。 受疫情影响,部分超市和前置仓因疫情关闭,近三成骑手关闭,外出接单配送受到一定限制,出港骑手日配送量比日常增长近80%。 总体来看,目前全市网络平台商品充足、价格稳定,但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已经出现运力紧张、配送延误的问题。

因此,北京开设超市门店和电商平台前置仓,要求物品充足。 为保障民生需求,所有预留货源的网点都要设立,并按照日常3-5倍增加备料量。 要求疫情相关医疗机构及时关闭、及时解决,原则上24小时内处置完毕,重新开放,关闭时间最长不超过72小时。 同时,建立车辆绿色通道保障机制,确保各网点24小时不间断补货、不放空,不断供货。

记者连日来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和部分大型商社时看到,批发市场物资供应充足,超市货架上堆满了米面粮食、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物资。

针对“最后100米”畅通问题,北京市建立了确保人员畅通的“白名单”机制。 郭文杰表示,过去两周,确保“白名单”的人员迅速从5000人扩大到4万人。 保险公司也通过员工共享、区域间支持等方式支持重点地区。 据美团蔬菜采购负责人杭冰介绍,美团开始了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跨境支援”。 目前,有200名在京餐饮人员“跨境帮扶”的美团买菜分拣、搬运等方便易用的办公场所,遍布北京大兴区、朝阳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等美团买菜网站。

北京还建立了蔬菜直通车应急保障机制。 目前,15家直通车企业共有市级备案蔬菜直通车356辆,可为近500个社区提供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直供服务,满足300万居民的需要。 另外,准备了50辆邮政车形成备份机动力,可以随时投入配送。

焦点5 )传染性增强,接种疫苗戴口罩还有用吗?

公众提出疑问,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增强,仍然需要接种疫苗吗?

李彤曾表示,相对于奥密克戎BF.7变异毒株,虽然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效果下降,但可以大幅降低重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只要不是疫苗过敏或疾病急性发作期,就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必须完成强化接种才能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变异毒株传染性增强,普通口罩还有用吗? 李彤曾表示,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与脸部的贴合性不够,N95口罩与脸部轮廓更贴合,密闭性强,防护效果更好。 社交时,双方戴上口罩,可以大幅度降低感染风险。 提倡去高风险场所,如医院、空气流动性差、乘坐公共交通等,戴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另外,市民在排队核酸检测时,要注意错峰,保持安全距离。 前方工作人员采样结束后,不立即摘下口罩,工作人员准备取出咽拭子后摘下口罩,采样结束后可立即戴口罩离开检查组。

对于感染力更强的变异毒株,受访专家表示,疫情前无外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建议市民配合防疫,减少聚集,做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监测。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