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 丹心从来系家国,丹心从来系家国下句

正文自:淮安日报

编辑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洪泽区政协委员乡贤故事,进一步发挥委员乡贤示范引领作用,洪泽区政协创新策划推出《迎接二十大职务新时代》委员乡贤故事集。 本报即日起推出“迎接第20代职务新时代的喜悦”乡贤政协委员故事汇系列。 通过对21名乡贤政协委员的访谈,洪泽区政协委员乡贤展现出服务大局、凝聚共识的作风,营造崇贤尚德的文明新风,有情怀、有智慧、有资源的政协委员乡贤助力家乡发展,“生态福地、精致湖城”

融媒记者杨春阳

通讯员晁如波

“洪泽区政协委员前后三届中有11位是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成员,他们为洪泽的发展贡献着智慧。 ”现年76岁的刘兆富出生于洪泽区西顺河镇,是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也是该基金会创始人。 从工作到退休,40多年来,他与洪泽交往,矢志不渝。

创办事业

创办淮安工业产业新局

20世纪80年代,刘兆富曾任原洪泽县冰箱厂长。 其间,他与百余名工程师并肩作战,生产出140升航天品牌冰箱,开创了原淮阴市轻工产品的先河。 此事先后被《人民日报》 《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震惊全省。

20世纪90年代,刘兆富任洪泽县委副书记,分管工业经济。 在此期间,洪泽境内发现芒硝矿,为了率先开发,振兴洪泽工业经济,刘兆富千方百计地获得项目和资金。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洪泽开发芒硝矿,建设热电厂,生产重要化工产品元明粉,为洪泽以元明粉为主要产品的盐化产业奠定了基础,为淮安境内岩盐和元明粉规模化生产开辟了新局面。

重力作用

带领洪泽乡贤建设家园

退休后,刘兆富依然迷恋着洪泽。 2014年元月,他成立洪泽爱助学基金会,担任首届理事长。 起初,基金会只有上海、南京、苏州三地洪泽人的老乡,在他和仵乡贤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基金会至今已凝聚了600多位洪泽乡贤和爱心人士的爱心力量,成为心系家乡的情感纽带和公益平台。

8年来,基金会共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致力于洪泽的学奖教育、扶贫帮扶、拥军敬老、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 截至2021年暑假,全区近800名洪泽籍大学生和6000多名中小学生分别获得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资助。

再进贡

慷慨捐赠弘扬正能量

2015年2月,刘兆富从个人积蓄中拿出10万元,设立洪泽好人圆梦奖学金,表彰洪泽各类好人。 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近20万元。 自新冠抗击肺炎疫情以来,刘兆富率先捐款捐物,首期推出紧急倡议,得到500多人的积极响应。 捐款400多万元,捐款200多万元的短缺防护物资。

江苏好人、中国好人提名奖、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淮安市爱心慈善模范、淮安好人……荣誉的背后,是刘兆富情系故乡的拳脚之心。 “只要有能力,就能继续贡献馀热,为家乡尽绵薄之力,这是我和许多洪泽乡贤的共同愿望。”刘兆富说。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