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蓝字,不要迷路~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午,a股市场整体表现平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板块上涨。
受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回升预期的提振,商贸零售个股持续上涨,多只个股连续涨停,其中最为激烈的中兴商业已经五连板。 旅游板块也在持续走强。
新股表现目前大幅分化,今天上市的6只新股中,4只上午破发,其中3只北交所新股全部破发。
沪指上午涨0.61% 互联网、传媒娱乐等板块领涨
今天上午a股市场继续窄幅震荡,入市不太活跃。 截至上午收盘价,上证指数上涨了0.61%。
行业板块方面,互联网板块领涨,板块涨幅超过2%,焦点科技、天地在线等个股涨停。
媒体娱乐板块大幅上涨,板块涨幅也超过2%,慈文传媒、欢瑞世纪等股市涨停。
公共交通、保险、旅游等板块也涨幅居前。
半导体、日用化工、化纤等板块下跌。
截至上午收盘价,市场合计上涨超过3000股,上涨股票数量多于下跌股票数量。
北上广资金小幅净买入,半天净买入额为6.47亿元。
商贸零售股持续走强 中兴商业5连板
商贸零售个股持续上涨,新华百货、人人乐、南宁百货等多只个股涨停。
中兴商业五联板。
中兴商业近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没有需要更正、补充的地方。目前公司尚未发现近期公共媒体报道了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影响较大或者尚未公开的重要信息,公司经营状况正常。 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较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公司应披露但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者不存在规划阶段重大事项的股票异常变动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买卖公司股票。
民生证券近期研究观点认为,在消费信心、消费能力、消费场景修复、扩大内需政策下,板块估值有望回升,明年消费板块整体回暖。 该机构认为,商超百货供应链修复、防控优化政策刺激,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新股表现分化 4只新股盘中破发
今天a股市场有6只新股上市,分化明显。
新股富乐德盘股价一度达到16.73元,按此价格计算,中一支新股盈余4125元。
招股资料显示,富乐德是一家全半导体(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的设备精密清洗服务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两大领域,为半导体和显示面板制造商提供一站式设备精密清洗服务,为客户生产设备污染控制提供一体化的清洗再生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业务为泛半导体领域的设备清洗和衍生增值服务,具体包括半导体设备清洗服务、显示面板设备清洗服务( TFT设备清洗、OLED设备清洗、陶瓷喷涂再生和阳极氧化再生服务)和半导体设备维护服务三大类。
百维盘中股价一度达到17.63元,按此价格计算,中一支新股的盈余为1820元。
据招股资料显示,百维存储主要从事半导体存储器存储介质应用的研发、封装测试、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嵌入式存储、消费型存储、工业型存储和先进的块服务。 百维( Biwin )品牌主要面向智能终端、工业APP应用、企业APP应用、车载APP应用、PC OEM等To B市场,子品牌百微)以及独家运营的惠普( HP )、宏碁Predator )等对象公司掌握了存储介质特性研究、核心固件算法、存储芯片先进封装、存储芯片测试设备开发和测试算法等核心技术。 公司内存产品进入多个行业的龙头客户供应链体系,其中包括联想、同方、惠普、宏碁、浪潮信息、宝德等PC和服务器制造商,中兴、创维、兆驰、朝歌、九联、兆能等通信设备制造商谷歌、Facebook、步步高、传音控股、TCL、科大讯飞、富士康、华勤技术、闻泰科技、天珑移动、龙旗科技、中诺通信等智能终端厂商,星网铮捷、深纳、江苏国光、G7物联、铮铮
新股鸿铭股盘中目前出现破发,发行价破发幅度一度超过2%。
招股资料显示,鸿铭股份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包装专用设备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各种自动化包装设备和包装配套设备,产品主要有消费类电子包装箱、食品烟盒、医药保健品箱、化妆品箱、珠宝首饰箱、礼盒、服装服饰箱等各类高档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国内外同行业领域研发实力雄厚、产品类型丰富、产品质量优良的包装设备供应商。 公司由裕同科技、米盈森、金箭印刷、重庆海派、新洲印刷、PT.Satyamitra Kemas Lestari (印度尼西亚)、goldsunpackagingprintingjointstockcompany )等,国内外
此外,三只北交所新股三祥科技、太湖雪、佳合科技盘也出现破发。
总的来看,今天上市的6只新股中,有4只新股破发。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预计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
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30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新年贺词。 他说,2022年,是华为从逐渐应对美国制裁的战时状态,制裁常态化转向正常运营的一年,也是安全从危险过渡的一年。 华为预计实现年销售额6369亿元人民币,经营结果与预期相符。 其中,ICT基础设施业务稳定增长,终端业务下行趋势放缓,数字能源和华为云业务快速增长,智能汽车零部件竞争力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教育部: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教育部向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其中表示,将调整校园检测优化策略,高等院校不实行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重点人员按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 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教师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时,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 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检查方法,由属地或者学校经属地同意后规定。 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行教师筛检、查房、抽查等适当核酸检测,教师进出校门无需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提供核酸证明。
其中,他说,没有疫情的学校正在开展正常的在线教育活动。 疫情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可以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高等学校可以实行分区管理。 高等学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开展在线教育、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感染者发生后,由学校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防控措施并实施。 幼儿园出现感染者后,可以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疫情解除后,应当立即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
其中提出,要加强学校物资储备,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总数较多的学校可酌情增加。 储备充足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 防疫物资应当具有一周以上的储备量,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保证应急使用充足。 校内发生大规模聚集性感染病,属地应当优先保留学校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优先救治有特殊需要的校内感染者。
具体情况如下。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科学有效地总结学校感染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力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可持续保障学校正常秩序,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结合教学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整优化校园检查策略
高等学校不再全员进行核酸筛查,对校内重点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 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教师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时,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 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检查方法,由属地或者学校经属地同意后规定。 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行教师筛检、查房、抽查等适当核酸检测,教师进出校门无需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提供核酸证明。
二、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
无疫学校开展常规在线教育活动。 疫情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可以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高等学校可以实行分区管理。 高等学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开展在线教育、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感染者发生后,由学校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防控措施并实施。 幼儿园出现感染者后,可以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疫情解除后,应当立即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
三、增强校园抗疫能力
校址疫情期间多方协同防范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及时发现、救治、管理感染者,控制校内集中疫情。 属地卫生健康、疾控、教育等部门指导支持高等学校创造条件,建设学校健康驿站,根据在校教师数量和防疫需求科学确定床位,配备足量医疗和服务保障人员、医疗药品和器材,必要时为校内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创造相对独立的住宿条件, 提供临时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等相关服务,在校园宿舍区等学生聚集区域开设发热诊所,提供快捷方便的医疗服务。 高等学校、校医院应当统筹管理全校医疗资源,创造条件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就诊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热线电话或在线服务窗口,提供师生医疗咨询服务。 中小学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加强职工专业教育,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设立师生健康留观室,为有发热等症状的师生提供暂住观,指导家长安全接学生回家。
四.健全专科救治绿色通道
学校属地卫生健康、疾病控制和教育等部门会同学校,建立学校与相关医院稳定对接机制,协调属地医院包连学校,安排医院医务人员到学校协同工作,将校内相关病例移至相关医院专科救治绿色通道,分级治疗原则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症、危重症和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以基础性疾病为主的重症、危重症,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甲医院。
五.做好师生健康监测工作
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师生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坚持戴口罩、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师生健康监测,采取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症状及时暂缓观察等相应措施。 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带病上学、上学。 与社区一起开展师生中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及时建档立卡,开展健康管理。 中小学、幼儿园实行早晚检查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跟踪登记制度等,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
六.加强学校物资储备
学校按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总数较多的学校可酌情增加。 储备充足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 防疫物资应当具有一周以上的储备量,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保证应急使用充足。 校内发生大规模聚集性感染病,属地应当优先保留学校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优先救治有特殊需要的校内感染者。
七.改善校园公共卫生
坚持人、物、环境与预防,多病共治。 实行校园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 教学区域、宿舍、公共厕所等场所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减少使用不自然通风的室内密闭空间。 在校舍入口、楼梯口、电梯口等位置摆放消毒用品,人员出入时消毒。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通过适当减少班级额度或增大桌椅的间隔来保持安全距离。 加强学校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人员管理,严控大型人员聚集活动。 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八.完善师生服务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防疫政策措施,增强士气和自信心。 省、市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完善常态化的“投诉后立即处理”工作机制,实行师生反映问题台账制度,限时解决反馈,满足师生合理诉求。 鼓励学校为师生发放健康防疫包,摸清生活困难和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建立建档、服务、兜底支持机制。 按照属地疾控部门部署组织开展师生接种疫苗,保证老年教职工和低龄儿童接种率和安全,努力“接诊”。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消除学生的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营造生动、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九、加强各方面责任落实
落实属地责任,制定中小学、幼儿园核酸检测等对策,指导学校疫情防控,统筹解决学校疫情重大问题。 健康疾控等部门指导学校疫情防控,支持学校健康驿站建设、医务人员培训、医疗物资储备及重大风险处置,校内相关人员移至相关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组织制定实施本地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学校疫情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日常指导、督促、检查。 学校实行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发挥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和多部门发力学校健康管理中心作用,建立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分工,加强管理,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教育教学
本方案适用于高等学校(含高等学校)、中小学(含中等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其他有关教育机构可参照执行。
中疾控:新冠感染新增本土死亡1例在福建
中疾控通报截至12月29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 12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告新确诊病例5515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4例(广东18例、黑龙江3例、上海3例); 本土病例5491例(广东2400例,北京908例,福建520例,重庆331例,湖南260例,湖北254例,山西141例,四川120例,江西76例,云南68例,上海65例,天津63例,辽宁43例,广西41例,河南35例新疑似病例1例,本土病例(安徽省)。
专家称第二波疫情风暴会很低
12月29日,在2022凤凰网财经峰会上,知名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表示,北京目前感染比例没有准确统计。 但他判断北京第一波疫情感染率可能超过80%。 北京第一波瘟疫风暴既然这么大,第二波会不会更危险? 对此,曾光表示,第一波风暴比较大,第二波较低,“因为干柴快要燃烧了”。
(篇)万健祎
校对:苏熙文
版权声明王锦程
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证券时报各平台的原创内容。 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助手,微信ID:SecuritiesTime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