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总结

很多伙伴都在问关于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总结的问题。 今天,本网站编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总结的相关问题。 我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语文的文学常识总结

1.朱自清( 1898~1948 )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还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采莲赋》00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精练”、“文章优美”而闻名。 毛泽东称赞他“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 《西洲曲》 :南朝皇帝萧统著。 3. 《狂人日记》 :南朝乐府中的诗。 4 )周瘴杜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 .鲁迅( 1881~1936 )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呐喊》时使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彷徨》 《故事新编》 《而已集》; 杂文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朝花夕拾》《野草》《桃花源记》0等16份; 散文集《归去来兮辞》; 散文诗集《五柳老师传》。 “横眉寒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 .陶渊明,潜在,文字明快,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晚期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挽歌》《文心雕龙》《离骚》《庄子》00等。 “亲戚余悲,别人也已经唱了一首歌,死了要去哪里,要靠身体与山为伍吗? ”来自他的《史记》。 7. 《水浒传》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是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 .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西厢》 《水浒》 《日知录》、杜诗、《受戒》和《大淖记事》合称“六才子书”,后两种加以删节。 其删节为《战争与和平》,写于崇祯晚期,删去七十一次以后有关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遂完全书。 评论有独特的看法,也体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 .顾炎武(番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著)。 10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 代表作有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等。 11 )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伟大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 《安吉堡的磨工》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等。 12 .乔治先生: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左传》、《春秋左氏传》。 13. 《左氏春秋》选自《公羊传》。 《谷梁传》是我国第一部史诗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据鲁国君族谱纪年记载,我国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史料记载较多。 《春秋三传》,又名《勾践灭吴》,与《国语》 《国语》合称《战国策》,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 14. 《论语》摘自《论语》。 《大学》是我国第一部国家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的史实。 15. 《中庸》是一部描写西周、东周及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与战国谋臣谋士纵横捭阖斗争有关的谋事或辞赋。 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 《孟子》是一部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共20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处世之道等诸多方面,是一部语录。 《孟子》是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荀子》《庄子》《新书》《吊屈原赋》合称“四书”。

17 .孟轲(约前372—前289 ),字子舆,战国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史记》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7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与哲学、教育、伦理。 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是善的”。 (见第五卷) 18 .荀子(约前313—前238 ),名况,战国赵国人,著名思想家。 主张“法后王”“性恶论”。 《汉书》为荀子及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作品。 19 .庄周(约前369-前286 ),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者之一。 《后汉书》为他及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寓言多,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20 (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著作有《三国志》、《史记》等。 21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 )、字长、西汉史家、文学家、思想家。 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兰亭集序》 《伊索寓言》 《谈艺录》合称“四史”。 鲁迅称赞《管锥编》是“史家的绝唱,无韵的离骚”。 (见《写在人生边上》第六卷) 22 .王羲之( 321~379 )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人,现山东临沂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笔势“飘若浮云,令人心惊”,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胸怀辽阔,爱好自然山水,散文稀疏简洁,耐人寻味,展现了文学底蕴。 他当过右军将军,后人也叫王右军。 《人•兽•鬼》即兰亭会诗集序言。 高中语文第二卷23. 《围城》 :相传由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解放奴隶的伊索编纂,收集古希腊民间故事,加上印度、阿拉伯、基督教故事,共有三百五十多篇。 24 .钱钟书( 1910(1998 ) )现代文学研究者、作家字默存,号槐集,原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代表性作品有著名的学术论著《爱弥儿》 《忏悔录》、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短篇小说《荷花淀》和长篇小说《黄鹂》。 25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等。 26 .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从少年时代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 作品集为《合欢树》,其中《王子安集》等作品是流传广泛的名篇。 散文《滕王阁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7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 作品为: 《师说》 《昌黎老师文集》 《樊川文集》。 28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 有《嘉佑集》。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骏”,又称“初唐四杰”。 《临川老师文集》是骈文的代表作。 29 )韩愈)字退之,又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首。 《欧阳文忠公文集》是散文的代表作。 有《六一诗话》。 30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 晚年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号杜樊川。 善于运用绝句形式讽刺时事。 有《震川文集》。 31 )苏洵)字明允,别号老泉。 北宋文学家。 有《五人墓碑记》。 与其子苏轼、苏轼并称为“三苏”,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32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七录斋集》。 34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惜抱轩诗文集》。 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名文风。

《登泰山记》开创了“诗话”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5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 有《龚自珍全集》。 36 .张巙字天如,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祯初年复辟,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 《己亥杂诗》选自他的《志摩的诗》。 37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室名惜别、惜别,人称清代桐城派古文家。 著有《翡冷翠的一夜》、《红烛》选自本书。 38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有《死水》。 己亥在辞职回家的路上写了315首绝句,题目是《探险者》。 高中语文第三卷第一单元: 39 .徐志摩( 1896-1931 )新月诗派代表人物,《九叶集》 《致橡树》康桥)剑桥40 .闻一多)当代著名爱国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重要诗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00000 诗集《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 42 .舒婷: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茨冈》 《上尉的女儿》 43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奠基人,著名诗: 0755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又称《欧根•奥涅金》 ) 44 .华兹华斯:英国“湖畔诗派”代表诗人。 45 )裴德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代表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如果是为了自由,哪一个都可以扔。 》第二单元: 46.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4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这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作品,俗称《诗》或《诗三百》至汉代,儒家经典称之为《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赞”三部分,按表现手法《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代表作《离骚》 《九歌》 《天问》。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集《楚辞》战国楚屈原、宋玉等诗集,西汉刘向编著,东汉王逸作章句。 49. 《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史诗,与北朝《木兰辞》齐名“乐府双璧”。 (注意: 《木兰辞》不是汉乐府民歌。 《玉台新咏》南朝徐陵编辑。 50. 《孔雀东南飞》中的文化知识:“槌床”勃然大怒。 “床”作为“坐垫”说话,不作为“寝具”。 头七天和下九天:下九天,农历每月十九天; 上九:二十九日; (中)昏黄)十二时辰之一,(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寂人定初)人定)十二时辰之一,亥时(相当于21时至23时) 51.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第三单元(唐诗和宋词53 )唐诗唐诗根据梁陈诗人对诗律的研究和创作实践创造了律诗和绚句两种新诗体,扩大了诗歌的表达范围。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称“诗仙”,诗风“清新飘逸”。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 他的诗展现了唐由盛衰落的历史进程,被誉为“诗史”。 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后又被称为“诗圣”。 诗的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 《文选》 《文心雕龙》 《诗品》《石壕吏》《潼关吏》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倡导新乐府运动,“文章为时,诗为事苏轼称他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是同一流派的诗人。 追伸(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 初中教科书作品《新安吏》 《新婚别》 《垂老别》 (其中名句: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区别于李贺) 54 )词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词,到宋代流行开来,称为诗余,后改称词也被称为长短文。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秦观(北宋),豪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初专词人,婉拒革新者。 (字眷,称东坡居士,其文苏洵、苏辙,今名“三苏”,诗与黄庭坚齐名“苏黄”。 词上扩大了词的表达范围,开创了宋代豪放的词先川,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也非常优秀,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无家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词集《琵琶行》 姜夔)南宋词人,号白石道人。 (千岩老人是萧德藻)代表作《长恨歌》 (《禾黍》常用来表达对国家昔日盛衰的痛恨悲凉之情)陆游,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存古诗最多也是一位诗人。 第四单元: 55 .郁达夫:原文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 《陋室铭》 《石头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散文《漱玉词》 56 .巴金:原名344否雁,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稼轩长短句》 56 .巴金:李甘《扬州慢》0《沉沦》0055-790000055-79000《春风沉醉的晚上》000000055 散文代表作《薄奠》。 第五单元: 57. 《故都的秋》清干隆年间,将《灭亡》 《寒夜》至《爱情三部曲》的第二十四部史书定为“正史”,今称二十四史。 (注( 《雾》无) 58 .巴尔扎克)批评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雨》 ) )小说的总称,共91部),如《电》 ) 《激流三部曲》等59 .雨果: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家》《春》《秋》0《灯》0055-790000。 60 .其他作家的代表作品:博马谢(法) 《二十四史》拉巴莱法) 《史记》莫里哀)法)代表作《汉书》 )或《明史》,主人公达尔韦),《资治通鉴》 毛里塔尼亚《人间喜剧》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格兰德,格雷戈里《高老头》的门廊希金斯。 屠格列夫:俄罗斯作家,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费加罗的婚礼》0高中语文第四卷61 .鲁迅,当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前五部小说《巨人传》0《伪君子》《达尔丢弗》0《吝啬鬼》0《悭吝人》0055-7900000 ( 《威尼斯商人》00 ) 7900000000 )收入0755-0755 散文集《悭吝人》 (原名《欧也妮•葛朗台》 ); 杂文集16份; 翻译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蒂耶夫的《罗亭》。 文本《贵族之家》 《父与子》 《猎人笔记》 79000。 62 .契诃夫,俄罗斯短篇小说家,代表作《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剧本《阿Q正传》。 63 .沈从文,现代作家,代表作《呐喊》。 64 .孙犁,“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彷徨》,中篇小说《祝福》,短篇小说《彷徨》,小说散文集《故事新编》。 (另见第26条) 65 .赵树理,现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朝花夕拾》、中篇小说《旧事重提》、短篇小说《死魂灵》等。 66 .茅盾,现代文学旗手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毁灭》,农村三部曲《拿来主义》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短篇小说《变色龙》等。 67 .莫泊桑,19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长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樱桃园》0《边城》0055-7900000等。 68 .高晓声,江苏现代作家,代表作《风云初记》 《铁木前传》等。 69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写章回小说《荷花淀》。 《白洋淀纪事》被选为教材。 70 .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写章回小说《三里湾》。 《李有才板话》被选为教材。 71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曾编著《三言》( 《小二黑结婚》0《子夜》《春蚕》《秋收》 )。 《残冬》选自《林家铺子》。 72 .凌浚初期,明末小说家曾编著《二拍》( 《漂亮朋友》 《羊脂球》 )。 73 )唐代传说。 《我的叔叔于勒》 (李朝威著) 《项链》 《陈奂生上城》 《李顺大造屋》等。 74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著有《水浒传》。 75 .蒲松龄,清代小说家,《智取生辰纲》 (文言短篇小说集)。

76 .李汝珍,清代小说家,《三国演义》 77。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李伯元)的《失街亭》,吴沃尧)吴字人)的《警世通言》,刘丽的《喻世明言》,曾朴的0755 78 .曹禺,原名万宝,著名剧作家,《醒世恒言》0 79 .老舍、《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警世通言》、剧本《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等。 80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 喜剧《柳毅传》 《莺莺传》,四大悲剧《李娃传》《霍小玉传》《儒林外史》00,早期创作的悲剧《聊斋志异》。 81 .关汉卿、元代剧作家,有《镜花缘》0《官场现形记》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0《老残游记》0055-7900000等。 82 .王实甫,元代剧作家,《孽海花》。 该剧表现了《雷雨》和原杂剧的最高成就。 83 .汤显祖,明代剧作家,著有《日出》。 84 .孔尚任,清代剧作家,著有《北京人》。 85 .洪升,清代剧作家,著有《原野》。 86 .传奇是明代主要的戏曲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 代表作有汤显祖的《骆驼祥子》、洪升的《四世同堂》、孔尚任的《茶馆》。 87 .袁宏道,明代散文家,创立“公安派”,与袁宗道、袁中道齐名文学精品,有时称“三袁氏”。 类型88 .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主,以唱、读、做、打等手段为基础,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89 .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的戏剧语言。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歌词。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辞; 科学家是关于剧中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90 .元杂剧是歌曲、宾白、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主人公主唱)两种。 角色有末(男角色)、外末)、老男人角色)、旦)、正旦)、卜儿)、净)、丑)、小花颜)等。 91 .现代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根据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剧、歌剧、舞剧。 根据戏剧的复杂性和结构可以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根据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92 .小说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其中也包括序幕、结尾。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根据篇幅和容量可以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迷你小说。 根据表达内容可分为科幻、公安、传奇、武侠、言情等。 按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根据语言形式可以分为文言文小说和白话小说。 高中语文第五卷93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影响非常大的儒者。 《龙须沟》由孟子及其弟子撰写,《仲夏夜之梦》有“仁政”论、“性善”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等许多重要思想,《威尼斯商人》以长于比喻和雄辩著称《哈姆莱特》和《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儒家经典合称“四书”。 (见第十七条) 94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的两座高峰。 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其为后人所称道,如《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杜甫风格多样,但以沉郁为主,语言极为洗练“79000”《单刀会》0《西厢记》0《窦娥冤》0《牡丹亭》0《桃花扇》00《长生殿》005等。

(见53条) 95 .元代罗贯中的《牡丹亭》、元末明初施耐庵的《长生殿》、明朝的吴承恩的《桃花扇》、清代曹雪芹的《孟子》,被誉为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96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孟子》的主要作品,有《孟子》、《孟子》、《论语》、《中庸》、《大学》等,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国家的(见第5条和第61条) 97 .现代主义或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世界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 意大利小说英国弗吉尼亚。 伍尔夫小说《行路难》通过象征,提示内心的独白和自由联想表达化合物的“内心的真实”。 表现主义奥地利弗朗茨。 卡夫卡《将进酒》小说反对用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强调表达作家的主观感受。 存在主义萨特是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萨特的名剧《越中览古》 《兵车行》是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登高》具有较深的象征色彩,《客至》在很多地方运用了意识流技巧。 圣诞剧作家贝克特的戏剧—— 《咏怀古迹》是圣诞节的代表作。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因拉美小说的创作而成为热潮。 象征加芙丽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长篇小说《旅夜书怀》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第六单元: 98 .韩愈:唐代文学家、诗人,“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99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诗人,世称“柳河东”100 .据教科书P164, 胡适《阁夜》郭沫若《登岳阳楼》张爱玲《三国演义》戴望舒《水浒传》丁玲《西游记》现代:王蒙《红楼梦》邓友梅《呐喊》 55-79000刘心武《狂人日记》 路遥《药》汪曾祺《孔乙己》谥容《故乡》张贤亮《阿Q正传》张贤亮102 .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他矢志不渝,以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有《阿Q正传》。 103 .王力、吕叔湘、张志公:中国当代语言学家。 104 .曹雪芹,名附,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小说家。 10年间创作了不朽的名作《墙上的斑点》 (别名《变形记》 ),后40次由高丽写。 《死无葬身之地》,是我国古代人情小说的集大成者,是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与总结,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艺术上,既有浓厚的传统风格和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创新精神。 这本书记载了“机关算计太聪明,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痛恨“仕途经济”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细节不让凤姐”的探春、“装傻、与时俱进”的薛宝钗、“下贱为贵” 起:开始。 承:我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再陈述。 转述:转述,从另一个方面论述主题。 (全文结语)。 106. 《恭顺的妓女》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古希腊的普鲁塔克被誉为“世界传记之王”。 其作品《苍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始。 但是,《恶心》比它早出生几乎达到了两个世纪。 107. 《等待多戈》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和人物著作。

其中的人物与先秦时期的文学人物相比,具有明显的鲜明个性。 另外,其主观色彩和抒情性,在历历的《正史》中最为浓厚而突出。 作者认为这本书的目的是“追天人之际,通过古今的变化,成为一家之言”。 其思想价值主要体现在四点。 一是表现了进步的文学观。 二是表现进步的经济思想;三是表现出较强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四是表现出豪迈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 108. 《百年孤独》是了解司马迁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司马迁在《尝试集》年写了《完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也传入战国四君子(魏信陵君、齐国孟尝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点教育课,其教学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作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我给你看几个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我希望能帮助大家。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一

四个常见的标点符号

1 .破折号作用:

表的说明表意递归; 表话题转换表音拉长; 表语音的大停顿或中断表词义的跳跃或转换; 表总结以上内容副标题前使用表项的列举分承。

2 .省略号的作用:

表引文或引文被省略; 表重复词的省略表列同类词和序数词的省略表静默或思维表语中断表语中断话未说完,语用意义不明确。

3 .使用省略号时请注意。

省略号表示“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以表示省略,两者可以一个,不能同时使用;

省略号后一般不使用圆点。

4 .冒号的作用:

用于“说”、“想”、“是”、“证明”、“发表”、“例如”、“如下”等词的后面,表示提取:

用于综述性词语的后面,表示会引起如下的解说。

用于称呼语后面,表示说:

用于总括性词语前,总结上述内容。

5 .引号作用:

表引用实际内容表示讽刺反语表特定称谓表强调。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二

1 .小说三要素:

a .人物b、情节c、环境

2 .论文三要素:

a、论点b、论据c、论证

3 .比喻三要素:

a、本体b、喻体c、喻体

4 .陈述句六要素(五W H ) :

什么时候when,哪里where,谁是who,为什么why,为什么how,为什么what

5 .律诗四条:

A、八句四联(首台首尾) )。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调

6 .五种表达方式:

a、叙述b、辩论c、抒情d、描述e、描写

7.6种解释性声明的解释方法:

a、例b、列数字c、比喻() ) ) )。

d、比较e、分类f、定义

8 .三种解释性声明的解释结构:

a、总分结构b、总分结构c、总分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步骤:

a、按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10 .两篇基本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观点— -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

11.6种论文论证方法:

a、示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归错法

12.8种主要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询问e、g,重复f,提问h、对偶

(简记是比喻骄傲,反对两反设) )。

13 .四种人物刻画方法: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

(简单来说,外语让人心动) )。

14.7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分为七类

a .并列短语

b .偏向正确的短语

c .主谓语句

d、动宾短语

e、添加短语

f、介绍词

g、的短语

根据词类分为三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15.6种句子成分:

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 .十二词类(性) :

a、名动型b、数量代c、副介连d、辅助模拟

17 .三种叙述方式(程序) :

a、顺叙b、倒叙c、插叙

18 .三个省略号的作用:

a、引文内容省略b,列举事项省略c,发言中断时间延长

19 .四种澜号的作用:

a、表说明前言b、表后句跳转转换

c、表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开始

20.4类引号的作用:

a、引用实际内容表b、讽刺反语c、特定称呼d、强调的表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三

写作知识要点

一、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解释、辩论

二、表达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悬念设置、前后呼应、欲先抑、以物为依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化、夸张、列队、对偶、引用、提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用、反语

四.陈述句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

五.叙述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刻画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表

八.画景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色的方法:

动静结合(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 )。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表(直接)、里(间接) )。

十一.叙述方式:

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个例子,举个数字,比方说,比较,定义,分类,解释,做个榜样,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始、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情节与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如下。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为以下几类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表里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反驳(可以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

二十一、论文文章结构:

总分、总分、总分; 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归式

二十二、引号作用:

引用; 强调; 特定标题; 否定、讽刺、反话

二十三、破折号的使用方法:

提示、评论、总结、递归、话题转换、插话

二十四、其他:

(一)某一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1 .句首:渲染开头的问题气氛(陈述句、小说),伏笔)记叙文、小说),悬疑)小说)设置,作为以下辅助垫。 总括理解以下句子;

2 .文中:承上启下; 总括理解以下句子; 总结上述内容;

3 .文末:点明中心(陈述句、小说); 主题深化(陈述句、小说); 照应开头(论文、陈述句、小说() ) ) ) )。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其自身的作用; 配合句子的上下文。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解答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性。

2 )排比)气势汹汹、语气强硬、一鼓作气等;

解答形式:强调了对象的特性

3 .提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解答形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 .对比……强调的……

5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解答:

在这类主题中,句子中往往会有使用比喻、对比、借用、象征等表达方法的词语和短语。 解答的时候,弄清楚它们所指的对象,然后沟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可以用另一个词替换一个词吗? 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这句话写得准确、生动、具体……

形容词:不行。 因为这句话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副词(像都一样,大部分只是非常等待) )不行。 这个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钟表的程度、钟表的限制、钟表的时间、钟表的范围等),所以一改就是…,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可以互换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而中,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不一致

2 .这个词与上述是一对一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归关系,环环相扣,不可交换。

(六)段意总结

1 .陈述句:明确回答“何时、何地、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明确回答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的说明内容(特征)

3 .讨论清楚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如何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点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四

修辞手法说明八种手法

一.比喻

1 .比喻的特点和作用:

比喻就是“比喻”。 也就是说,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主体(被比喻的东西)、喻词(喻词)、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乙双方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东西,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否则比喻就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让平淡生动起来。 变深远为浅显; 将抽象具体化; 使冗长而简洁。

2 .比喻种类:

明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词均出现,之间用喻词“似、似、似、似、似”等连接。

例如,收获的作物堆积成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小山。 ”

暗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词均出现,中间无喻词,常用“是”、“成”、“成”等连接。

例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代乙。 本体不出现,直截了当地陈述喻词。 但是,那和借用不同。 借用两种事物的联系点,取而代之地取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

例如,放下重担,开动机器。

博喻。 用几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相似点来比喻同一本个体。

例如,一层叶子中间点缀着零星的白花,袅袅地开放着,含羞地咚咚地开放着。 像珍珠粒,像碧天的星星,像刚洗完澡的美人。

二、模仿

1 .比较特点和作用:

要么把东西当作人来写,要么把人当作作物来写,要么把这个东西当作别的东西来写。 其形式特征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乙化”。 它的作用是使笔下的“人”和“物”色彩鲜艳,描绘形象,表达丰富。

2 .模仿种类:

拟人化。

例如,杜甫川唱着笑在柳林屋,红旗翩翩挥手。

仿真物。

例如,我们很诚实,有老板。 我们有勇气动刀。 老板必须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 .借阅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款费用不说出想直接表达的人和事物,而是用与之相关的东西代替。 我强调了两件东西的关联点。 其作用是:简代繁、实代虚、奇代凡、事代情。

2 .借用种类:

特点代替本体。

例如,胡子咆哮得很厉害。

具体世代的抽象。

例如,不拿一根针。

特殊的名字一般被称为。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上千万的雷锋。

人名代写。

例如,多读读鲁迅吧。

部分世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处写,月光如水照衣。

结果代原因。

如:专攻写作,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

例如,50年万事空,懒惰将白发对准青铜。

地名代替主体。

如:延安还是西安? 必须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 .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是为了追求某种表现效果,对本来的东西进行合情合理的有意的放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要失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不要自夸。 其作用在于活跃气氛,加强联想,给人以启示。

2 .夸张的几种形式:

放大夸张。

例如,三千尺笔直飞行,疑似银河坠落了九天。

减小夸张。

如:五岭细浪,乌蒙劲行泥丸。

先行夸张。

例如,看到这样青葱的麦苗,就闻到了白面馒头的香味。

五.对偶

1 .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是“对偶”,也称为“对战”。 必须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语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对。 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有承接、递归、因果、假设、条件等。 其作用是:易于吟诵,具有音乐之美; 表意凝练,抒情流畅。

2 .对偶的几种形式:

根据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刺。

正确:上下文意思相近、相近、互补、印证。

例如,天连五岭的银锹掉落,三河铁臂晃动。

反对:上下文意思相反,是相对的。 例如,宜将应奋勇追赶穷寇,不可沽名钓誉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含义有受、递归、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了牺牲很多志气,敢告诉日月新的一天。

根据形式可分为工对、宽对。

劳动对是指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照对战要求; 宽对,基本上是指满足对战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 也就是说,形式上的要求有点宽松。

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是无知的,蝴蝶雁也是无情的。 但是,他们对人类最公平、平等。 也就是说,高官不会成为高官而欢欣鼓舞,也不会为了山野捕鱼而不惜吝啬之彩。

六.排比

1 .排比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是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的组合。 经常被强调的同一个词,在各个短语和句子的同一位置反复出现。 其作用是增强语气,强调内容,加强感情。

2 .排比的几种形式:

成分配比。

例如,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的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失去了东三省也没有人发声。 党的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失去了东三省也只有几个学生提交了一些“上面的申文”,党的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国家,得到了“友邦人”的赞扬,永远像“国家”。

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坚韧,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虚,他们的心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提问

提问的特征:“毫无疑问地提问”。 要知道就问,扪心自问,或者问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例如,白花含有什么色素? 白花没有任何色素。

另外,社会生产力得到如此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多听”,通过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提高表达效果。 文末一般会加上问号,也可以打上感叹号。

反问有两种形式: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以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

文章的主要表现方法五种

一.叙述

叙述是文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阐释。

1 .基于顺叙——小时发生先后顺序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型以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 )结束。

作用:有条理地描述。

2 .把倒叙——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会引起悬念,吸引读者。

3 .插叙(补叙是插叙的一种) ——对于全文来说,插叙只是一个片段,插叙结束后文章仍会回到对原事件的叙述。 这样的情节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会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删除这种情节会损害主体的深度,但不会明显影响主要故事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补叙作用:在上述内容中加入补充说明,以下做一些说明。

二.描写

描写是描写对象的情景、情态,向读者再现的表现。 它是陈述句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辩论、说明文中,有时也将其作为辅助手段。 描写手法常用,能传神传神、形象生动,使读者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般来说,描写有以下作用。

再现自然风景。 描写人物的外表和内在。 说明人物活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刻画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 等等。 具体回答的时候,要理解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心理等。

2、两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景,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感情和思想。 使人物的心情高涨,演出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阐释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营造氛围,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直接从正面表现人物、事物; 从侧面突出人物和事物。

4、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 还可以描摹人物的词形,获得特别的效果。

三.抒情

抒情是表达和表达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现方式,在一般文学作品和陈述句中也常被视为重要的辅助表现手段。

四.讨论

讨论是指作者对某个讨论对象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其作用是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论文中,它作为主要表现的一般陈述句、说明文和文学作品中,也往往作为辅助表现手段。

五.说明

说明是对事物的形式、性质、特征、成因、关系、效用等进行简单说明的表现。 这样解说的对象:

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实体物品

有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抽象道理。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六

1 .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动词晋军函陵(驻扎、驻扎)越国卑远(….为边邑)…为界) )郑人盟) (同盟) )宦士三百人,为吴(宦,帝王之隶)四方之人。 庙礼之(以礼相待)皆b )之)老臣病足)病)赵王子孙侯)封侯)质于齐)人质)木之以桑)植)五十者可以衣帛,但非王者)称王

)名词作为状语在晚上出现(晚上),在朝济,晚上版焉(早上、早上; 夕、夜(双方东封郑(东)必庙礼之)寺院朝服衣冠)朝)暮寝之)夜)能面刺寡人过也)日食无衰乎)每日)虫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事耶土,下饮黄泉,下心一也。 上,上; 往下,往下。 全部加上状语。 )

动词活用现在不能寡母。 才能。 那个继承人几乎没有。 (继承人。 (如果不quqin。 )……用阕子。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用尊。 (因为丈夫是这样,所以远方的人不服。 这是修文德以来的事。 使…来,使…归顺。 )来了,让它安全。 使…稳定下来。 )有人能帮寡人退吴。 (使“““退)形容词活用越国贱而远之。 遥远的国家。 (共消睡意。 缺少的东西。 等待疲劳。 物质匮乏的时候。 有担心,有庆祝。 悲伤的事; 高兴的事。 虽然不用担心四方。 悲伤是指外患。 )而且,也会蒙受其志行的少耻。 害羞的心。 邻居的厚道。 你也太薄情了。 厚,够; 变薄,变弱。 )而卑事夫差。 【降身分】故人夫差耻吾君在诸侯之国。 屈辱,侮辱。 生活得很干净。 漂亮的衣服。 (洁,……洁; 美丽,使……美丽。 嫒之爱燕后贤在长安君。 (胜于。 恪守秩序的教导。 (认真从事。 造动词。 (五特殊句式判词此寡人之罪也——这是我的过错。 无论是老祖宗之战,还是非二三子之罪,过去的吴国之战,都不是你们几人的过错。 社稷之臣。 养生丧死无可非议,也是王道的开始。 不是我,也是岁月。 有过暴行却再也无法振作的人,由rou将其变为天然。 南冥者,天池也。 ) 《女神》人,志怪者也。

3 )省略句(之)使人民骨暴露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寡人更(对吴态度) )请省略动词宾语。 )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介词“于”略去。 ( (太后)久矣)宾语省略)。 ) )老臣)愿令(之)必须补充黑衣的数量)省略主语和兼语。 ()太后)不如今令(之),省略(对国家有功的)主语和兼语。 把())告诉(之)〔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 〕ru以)为圈。

4 )倒装句宾语前置长安君为什么被托付给赵——长安君(赵托自) a .“凭什么”,介宾句中宾语前置; b .“自托”动宾句宾语前置。 )之后呢? ——什么之后? 在疑问句中,宾语可以在“之”的帮助下前置。 )未有也——未有也)2)定语后置虫无爪利,筋骨强壮——–虫无利爪利,强壮筋骨)3)介词结构后置那是对荆无礼

5.被动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固定句式: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推测,译为:该不会“““吧。)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要点汇总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中语文必修重点知识总结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0高中语文知识重点总结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2020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语文学习 在于平时积累,学语文首先需要多读多记,它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其次要学会理解与感悟,用心去品味中国的语言文字。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 语文知识 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语文知识点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注音

庇祐(bì)玷辱(diàn)央浼(měi)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絮烦(xùfán)仓廒(áo)赍发(jī)恁(nan)掇(duō)搠(shu?)剜(wān)

◆古今异义

(1)少刻便知。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古义:拿。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古义:胜过。今义:好像。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文化 常识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 传说 、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2.装在套子里的人

◆注音

规矩(ju)祈祷(qídǎo)谗言(chán)怂恿(sǒngyǒng)

讥诮(jīqiào)周济(jì)陶冶(táoyě)辖制(xiá)

难堪(nánkān)漆黑(qī)

◆文化常识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1884年 毕业 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3、边城

◆注音

蘸水(zhàn)悖时(bai)氽水(tǔn)泅水(qiú)踹水(chuài)喧阗(tián)蚱蜢(zhàměng)泱泱(yāng)角隅(yú)睥睨(pìnì)

歇憩(qì)眺望(tiào)傩神(nu?)棕榈(zōnglǘ)汆(cuān汆汤)◆文化常识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 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 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 短语 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_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

②今义:爷爷。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_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语文最快的提高 方法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

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 文章 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 日记 ,有感而发的写 随笔 ,都是帮助我们写好 作文 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 学习方法 ,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

★ 2022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语文学习 在于平时积累,学语文首先需要多读多记,它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其次要学会理解与感悟,用心去品味中国的语言文字。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 语文知识 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语文知识点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注音

庇祐(bì)玷辱(diàn)央浼(měi)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絮烦(xùfán)仓廒(áo)赍发(jī)恁(nan)掇(duō)搠(shu?)剜(wān)

◆古今异义

(1)少刻便知。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古义:拿。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古义:胜过。今义:好像。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文化 常识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 传说 、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2.装在套子里的人

◆注音

规矩(ju)祈祷(qídǎo)谗言(chán)怂恿(sǒngyǒng)

讥诮(jīqiào)周济(jì)陶冶(táoyě)辖制(xiá)

难堪(nánkān)漆黑(qī)

◆文化常识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1884年 毕业 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3、边城

◆注音

蘸水(zhàn)悖时(bai)氽水(tǔn)泅水(qiú)踹水(chuài)喧阗(tián)蚱蜢(zhàměng)泱泱(yāng)角隅(yú)睥睨(pìnì)

歇憩(qì)眺望(tiào)傩神(nu?)棕榈(zōnglǘ)汆(cuān汆汤)◆文化常识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 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 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 短语 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_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

②今义:爷爷。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_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语文最快的提高 方法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

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 文章 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 日记 ,有感而发的写 随笔 ,都是帮助我们写好 作文 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 学习方法 ,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

★ 2022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1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2
《离骚》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粒??粒?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_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粒?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鳎?tún)郁邑余?鳎?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1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1余虽好修??(kuā)以?Z(jī)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5、虽:
1余虽好修??(kuā)以?Z(jī)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Z羁:余虽好修??(kuā)以?Z(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_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1古义:荒唐。2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1古义:善于投机取巧。2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粒?miǎn)规矩而改错(1古义:改变措施。2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古义:处境困窘。2今义:经济困难)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3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总结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记得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